在此之后,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将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例行开展的监督工作,并在地方推行。
根据《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国家和地方燃料使用政策,对每台机组的燃料品质(包括热值、硫分、挥发分、灰分等)及使用量等进行规定;各地根据实际管理需求,可规定机组最大单位发电能耗,并将各项燃料控制要求在许可证中载明。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报告,按照不同记录与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分常规报告、非常规报告和变更报告等报告形式。
火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对排放口和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评估环境风险,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环境风险。每年度向发证机关报告年度排污许可证要求执行情况,并附此年度在线监测及自行监测数据表。基准排放量是指按照达标排放测算得出的排放量,约束系数则分别按照区域环境质量改善需求、大气污染传输条件以及大气污染季节分布特征三类影响因素,分为指标约束系数、地区约束系数和季节约束系数,取值范围为0~1。变更报告是指当持证企业生产、运行、排污等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向发证机关提出变更报告。根据《火电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或地方标准,按照不同燃料类型确定火电企业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大气污染物,其中应当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汞及其化合物、氯化氢;镉、铊及其化合物;锑、砷、铅、铬、钴、铜、锰、镍及其化合物,以及一氧化碳等。
规定企业针对无自动监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物排放、厂界噪声,按要求设置监测点位、采用规范的监测方法开展手工监测,并对环评文件有要求的开展周边环境质量监测,将企业开展手工监测的情况以及全部手工监测要求在许可证中载明。按照报告频次分年度报告和每日报告。这一《巴黎协定》也成为历史上首个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定。
挪威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气候科学家、IPCC物理科学组副主席Jan Fuglestvedt表示,关于全球升温1.5摄氏度的专题报告将需要描述温室气体排放的路径,从而将全球变暖限制在一个安全的水平内。协定还就此建立起一个盘点机制,即从2023年开始,每5年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一次盘点,以帮助各国提高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方面,协定规定发达国家应为协助发展中国家,在减缓和适应两方面提供资金资源。Le Quere说:而相对适度的变暖所产生的影响则较少进行研究。
我们决不能错过这个获得真正重要认识的机会。在备受各方关注的国家自主贡献问题上,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然而其他人表示,这份报告应该专注于基本的科学不确定性,例如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浓度将如何影响温度或气候变化,以及将如何影响人类的健康,而不是着眼于假设气候困境的解决方法,如地球工程技术可以反射阳光或捕获以及储存二氧化碳。Le Quere认为,依靠未经证实的地球工程技术的不切实际的减排途径并不是很有帮助。同时,将2020年后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底线,提出各方最迟应在2025年前提出新的资金资助目标。其中一份报告最早将于2018年完成,旨在评估全球变暖1.5摄氏度所产生的影响。
就在13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准备签署巴黎气候协议的同时,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已经同意,将着手对全球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变暖1.5摄氏度可能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何种影响进行一次彻底的评估。在日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进行的一次会议上,IPCC表示将在未来几年内出台3份专题报告。Le Quere表示:我们必须学会理解这种差异对于自然和社会意味着什么。各方应该根据不同的国情,逐步增加当前的自主贡献,并尽其可能大的力度,同时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次大会在巴黎闭幕,全球195个缔约方国家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当天,以洞庭湖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湖南省生态学会学术年会同期举行,来自湖南省两型委、林业厅、科技厅等联盟指导单位及湖南省生态学会的代表近两百人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由湖南、湖北两省上报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于2014年获国务院批复后上升为国家战略,辖区内人口密集、经济高速增长且拥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异常激烈。湖南省生态学会理事长、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克林表示,该联盟的定位是非官方、非营利的开放性学术组织。
发起方一致认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只有以科学认知、技术进步为基础,才能实现洞庭湖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另6家发起方包括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农科院、亚欧水资源研究与利用中心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为推动洞庭湖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4月16日,由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6家机构共同发起的洞庭湖流域生态研究战略联盟在湖南岳阳成立发起方一致认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只有以科学认知、技术进步为基础,才能实现洞庭湖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湖南省生态学会理事长、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克林表示,该联盟的定位是非官方、非营利的开放性学术组织。据了解,由湖南、湖北两省上报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于2014年获国务院批复后上升为国家战略,辖区内人口密集、经济高速增长且拥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异常激烈。
另6家发起方包括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农科院、亚欧水资源研究与利用中心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为推动洞庭湖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4月16日,由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6家机构共同发起的洞庭湖流域生态研究战略联盟在湖南岳阳成立。
当天,以洞庭湖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湖南省生态学会学术年会同期举行,来自湖南省两型委、林业厅、科技厅等联盟指导单位及湖南省生态学会的代表近两百人参加了会议前者有客土、植物修复和土壤淋洗等方法,后者目前的方法有四类:第一,选拔低重金属吸收能力的品种种植。
在澳洲,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效果不好是因石灰与土壤难以混合均匀以及在旱作条件下石灰的溶解受到水分的制约等所致,澳洲施用锌肥来降低小麦的镉含量效果良好。不同治理技术的效果评价标准固然不同。
比如气候因素,如果当年雨水多,在水稻抽穗前后田里保持一定的水层,不需太多的人工措施,稻米降镉60%也是很轻而易举事情。单就镉这一元素来说,土壤条件(如养分、酸碱度、氧化还原状况、植物类型、气候等)会对镉在作物中的积累以及镉的人体健康效应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一些酸化严重的土壤、电传导率很高(高浓度盐分)的土壤,或者有机质很低的土壤因镉的高度活性,在很低的总镉浓度下就会导致作物体内镉的大量积累,甚至出现不超标的土壤(0.3毫克/千克)会生产出超标的粮食(大米,0.2毫克/千克,花生0.5毫克/千克)的情况。在日本,当发现有检测的稻米含量超过1毫克/千克的标准时,就会以超标点位为中心进行2.5公顷(160米160米)的详细调查,根据结果确定污染面积的大小再来制定土壤治理方案。第二,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适时水分管理方法。
另一方面,从土壤到食物到人体,很多元素特别是铁、钙、锌等都会对镉的土壤有效性、镉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能力、食物本身的营养获益和污染风险的平衡、人体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第三,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土壤调理剂施用方法。
但是,目前很多治理项目的效果标准设置乱象丛生。农田污染修复的技术问题重金属是无法进一步降解的物质,所能做到的是移除或者就地降低其稳定性。
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土壤污染治理难以取得应有效果,更难以保障治理后农产品的健康安全。(作者单位: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土壤污染修复的时代或许将很快到来。农田污染修复效果的评价标准问题污染农田要治理,治理效果的评估方法急需解决。以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性为目标的项目为例,有的项目以稻米降镉的程度为判断标准,有的以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降低程度为治理标准,有的二者兼具,甚至有的以农田出水达不达标为项目治理效果的评价标准农田污染治理标准的混乱造成了土壤污染治理目标和效果评价依据出现了问题。不管以哪种方法治理,前提都要建立在对土壤性质、土壤污染特征等深入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
考虑到土壤污染的高度不均匀性,且农田污染治理的高额费用等特点,任何一个治理项目都应在对土壤性质和污染特征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来作技术的选择和经济性评估。总而言之,土壤的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粮食的卫生安全与营养安全。
按照湖南省污染治理试点的总结,统称为VIP(品种+灌溉+调高pH值)+n(叶面喷施、微生物技术等),按照湖南省的做法,土壤调节剂效果将降低镉有效性30%。在前不久举行的一个专家研讨会上,众专家对一个项目书中提出稻米降镉60%并逐年提高,以及稻株重金属富集系数两个考核标准提出了很多质疑。
在今年两会期间,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透露,土十条文稿已基本成熟,下一步将按程序报批后实施。土壤问题到底是不是只有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土壤污染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极为复杂,且不说不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溶解性不同、毒性不同,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能力不同,以及在植物体内积累部位不同,甚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有着极大不同。